中国滋根创始人、首席专家杨贵平女士喜获2022第十二届公益节“年度公益人物奖”

数央网 2023-01-07 09:36:13 大健康

扫一扫分享微信

这是杨贵平女士当选2012年《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年度人物之“公共利益守望者”、2018年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改革开放四十年教育风云人物”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杨1.jpg

2022年12月28日至29日,2022第十二届公益节暨企业社会责任嘉年华如约在上海举行。中国滋根创始人、首席专家杨贵平女士喜获十二届公益节“年度公益人物奖”。这是杨贵平女士当选2012年《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年度人物之“公共利益守望者”、2018年光明日报《教育家》杂志“改革开放四十年教育风云人物”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杨2.jpg 

在“共筑可持续未来”主题论坛“年度致敬”环节,杨贵平女士应邀发言,分享1988年发起成立滋根的缘起、滋根成立以来的公益理念、活动历程与项目实践。

杨3.jpg

滋根的缘起

在长达近9分钟的视频发言中,杨贵平老师回顾了36年来,滋根在中国的乡村教育和乡村发展所做的点点滴滴。1988年,美国一群华侨,其中很多人是从台湾和香港去美国的留学生,长期以来希望为祖国的农村做一些实事,大家聚在一起拿出工资的1%,以支持开展乡村教育与乡村发展的项目。自成立以来,滋根充分发挥了一批批华侨给滋根长期捐款,通过滋根了解、关心、支持中国大陆的农村的发展,其中很多华侨也通过滋根参访中国大陆的很多村庄和学校,从而对中国大陆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的发展有了更多的了解认识和关心。

杨4.jpg

从支持偏远山区少数民族女童入学开始

杨贵平老师回顾第一次到访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的历程:从美国出发飞到香港,转机飞到贵阳乘坐七小时火车到凯里,然后乘坐长途公交车到雷山县城,再乘坐拉猪拉牛的板车在高山上面行驶三四个小时,最后在崇山峻岭中跋山涉水走六个小时走到了最偏远的,一个个苗族的村寨,遇见了很多当地的农民以及孩子。农民是非常的勤劳,也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并觉得他们非常的有智慧。同时也看到很多女孩都没有上学,她们要做家务、要带弟妹、看田水等各种农活。经过了很多调查后发现女孩不上学的主要原因是:当时虽然有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没有免费教育,家长付不起学费杂费;第二个原因就是学校距离家太远,不能够就近上学要住校。针对这两个问题,滋根就开始和当地教育局讨论合作,开始支持女童助学金并支持学生能够就近上学,从此就展开了长达20多年的支持女孩上学及改善教学条件的项目。当时一批一批海外华侨也通过滋根直接参与了到乡村走访的行列,有很多华侨是非常知名的大学教授和科学家,他们也是爬山涉水直接到农村,也增加了对当地的认识,并不会因为看到当地的贫困而觉得看不起,反而更尊重,从而增加了对祖国的关心。

杨5.jpg 

滋根支持女孩们小学毕业后继续到初中,高中,专科,大学。有的毕业以后成为家乡的第一个女老师,第一个女卫生员,很多留在村里成为乡村发展的主力军。而滋根从支持开始的9个村适龄女童入学,以后扩展到近100多个村的贫贫困女童入学。深深感到,女孩受到教育是男女平等,妇女独立自主最重要的基础。

发起成立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

1995年,杨贵平老师发起成立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是在民政部注册、教育部主管的全国性公益社会团体。中国滋根的宗旨是促进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直接支持中国贫困乡村的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环境教育、文化传承以及小型的经济项目,推广“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并开展与此相关的调查研究,特别注重支持农村女童和妇女参与发展的机会和能力。多年来中国滋根在中国开展各种不同的公益项目。从支持女孩子上学为重点,同时开始支持学校的设备、图书等等,项目从贵州扩展到了广西、云南、河南、河北、四川、山西等地。

在过去的27年里,中国滋根项目地区涵盖贵州、云南、河北、山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安徽、浙江、北京等15个省直辖市30多个县的3000多所学校和100多个乡村,为女童及孤儿提供了近10万人次的助学金,并开展图书阅读推广、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改善、寄宿制学生营养改善等项目。

反思“撤点并校”政策

杨贵平老师回忆起2001年中国开始实行的“撤点并校”政策,很多村里的小学被撤掉了。当然,有的撤掉可能是必要的,但是有的偏远地方的学校撤掉了以后,因为学校离开家的距离太远,小小年纪就要长途步行住校,离开父母,离开自己的乡村。

为此,主持开展专题调研并撰文《论“撤点并校”对贫困农民、农村的负面影响》,拍摄的有关“撤点并校”的纪录片《没有五年级》(又名《黄河兄弟》),参加了各种不同的会议呼吁对 “撤点并校”进行关注。2012年2月,滋根和《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合作,深入一线乡村调查访问,撰写了《撤点并校“十年考”》,并于全国“两会”期间在《中国新闻周刊》杂志上发表,引起了国家领导人、“两会”代表以及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2012年全国“两会”时和全国代表胡伟武先生合作提议关于撤点并校的议案,推动了国家相关部门对“撤点并校”问题的重视与政策改进。

基于和《中国新闻周刊》就“撤点并校”政策进行的调研与报道,以及报道所产生的影响,杨贵平女士被推选为《中国新闻周刊》2012“影响中国”年度人物,获奖的理由为:多年来在偏远山区开展救助项目,老华侨杨贵平对农村教育现状有着深刻的体察,中国“撤点并校”政策的问题最早被她发现。她及她领导的“滋根”项目,不断向人们昭示:一个民族和国家强盛的根本,不只在于追求宏大的目标,还在于不断滋养那些微小、脆弱、不被人关注的社会原子。

在农村推广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

支持创建绿色生态文明学校和乡村

杨贵平老师在36年的公益实践中也亲历了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大家普遍的生活水准都提高了,但同时也看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首先就是环境的破坏、丰富的乡土文化急剧的流失。乡村振新乡村可持续发展面临了严重的挑战。,杨贵平老师于2010年开始了滋根的项目转型,开始支持在乡村推广“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并支持建立“绿色生态文明学校”和“绿色生态文明乡村”,为将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领域:环境保护,文化多样性,社会公平,经济活跃中的重要议题 融入农村学校和成人教育起试点示范作用。

杨6.jpg绿色生态文明学校重点就是在乡村学校的课程中融入有关优秀传统文化及乡土文化的传承、环境保护,培养学生关心认识自己的家乡、有社会责任心,能够参与建设家乡的行动。推广“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态文明学校”的创建最重要的就是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参与,杨贵平老师领导中国滋根和北师大的专家教授团队合作开发了《共创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教师培训》,通过教师培训,教师能够把有关环境教育、乡土文化传承的内容能够去融入到现在的学校课程里面,然后通过这些老师来发展很多的课程去教当地的学生,培养孩子作为环境保护的卫士,乡土文化传承的种子。至今滋根已经在贵州,云南,河南,河北,内蒙,湖北,浙江等近17个县支持了近100多个学绿色生态文明学校及5个绿色生态文明村项目。

杨7.jpg 

绿色生态文明村项目是要在绿色生态文明学校的基础上,将可持发展教育贯穿乡村成人教育中,建设终身学习的乡村。绿色生态文明村的内涵,其一是乡村经济,即增加就业收入,重点是在促进环保、文化传承创新推广、多渠道学习机会、性别平等方面,例如生态农业、乡村手艺、休闲旅游、合作经济等;其二是乡村环境,即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空气、土地、水等自然资源,污染处理等,例如农林混种、稻田养鱼、节柴灶、沼气池、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其三是乡土文化传承创新推广,即文化促进乡村经济,丰富教育内容,促进环境保护及医疗健康等;其四是建立学习型乡村,即丰富终身学习的机制,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在确保乡村有学校教育的同时,针对不同群体组织短期培训的非正规教育,以及随时随地的非正式教育;其五是乡村治理,即公开透明、负责参与,根据不同对象和需要成立合作机制,开展自我服务,促进参与乡村社区公共事务;其六是可持续发展人才培训与行动计划,即培养乡村骨干设计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方案,并且实施行动。 


以上内容由品牌方授权数央网转载。2024年,数央网将陆续举办国际绿色零碳节、第十三届财经峰会、第五届国际科创节、第十四届公益节,合作垂询:010-56139250,或关注公众号:数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