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演讲: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贾康

数央网 2022-12-31 15:57:47 数字经济

扫一扫分享微信

我的发言题目是推进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这方面简要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STIF2022第三届国际科创节暨DSC2022国际数字服务大会(数服会)于12月27日在上海举行,主题为:数字引擎 智造未来。

STIF国际科创节暨数服会是科技创新与数字化服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盛会之一,活动设立于2020年,旨在通过构建多元、开放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全面展示科创成果,传递科创精神。聚焦科技最新发展趋势,以及全球范围内科技新技术、新应用,为助力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贾康.jpg

以下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贾康在第三届国际科创节上的精彩演讲,由云现场整理。

贾康:谢谢主持人,线上线下参加会议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我的发言题目是推进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这方面简要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援引邓小平言简意赅的一个基本判断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研究者,我认为这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说的,科技在人类历史上表现为一种革命性的力量,著名的学者熊彼得提出创造性破坏,以及企业家们广泛认同的必须掌握好颠覆性创新等等这些认识是同一逻辑。

    我们在现在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正面临着数字经济带来的信息发展时代,它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在冲击着一些过时的生产方式、消费习惯、思维定式等等,显然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才能实现中国现代化伟大民族复兴所要求的高质量发展。

    对于新中国,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已有的科技进步,值得肯定。但是还是要实事求是的,运用两分法,做一个全面的对这个认识的勾画。首先要肯定,中国的发展中间有明显的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这个优势使我们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体现出超常规的特征,在缩小发达经济体的差距。同时,另一方面,我们要注意到值得警惕的在制度安排、机制运行方面的后发劣势,在经济社会转轨的过程中,我们还迟迟没有达到中央所要求的配套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而在制度安排、机制运行中间的一些需要革除的弊病,对于科技创新和总体的高质量发展形成了拖累,最典型的概念能够追溯到前面有古老文明的中华民族为什么在几百年间面对的是所谓李约瑟难题,而在最近几十年的发展中,虽然有这么多的进步,但是仍然没有破解钱学森之问。我认为,全面地认识我们的进步和存在的问题,再往前继续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在中央精神指导之下,一定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科技创新方面,进一步地开创新局面。中央已经明确要求,要尽快完成数字经济平台的整改,要推出一批项目,以中央精神为契机,在贯彻中央方针的过程中,全力地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化,产业经济数字化,我们要通过科技创新成果的运用为实体经济发展,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经济的翅膀。我认为,要特别注重与此相关的政策、体制、管理这几个视角,我们要做出纳入配套改革的努力。

    我们的科技政策是需要有更高水平的理性设计的。比如基础科研显然需要国家更多地给予支持,基础科研的特点是有巨大的不确定性,也要有前期很多的资源投入。科研人员在这方面他们自己面对的是巨大的成果的不确定性,需要他们能够应对的不确定性以一种探索的好奇心,以学术兴趣支撑着他们,哪怕这一生最后没有达到创新的目标,但是他们能够孜孜以求地努力创新,因为这种技术科研创新的成功概率显然已经越来越低,但是对于发展全局的意义却又是龙头因素。

    国家在这方面更多地给予支持,怎么样掌握好政策的设计,又联系着政策运作的制度框架方面的配套改革。从基础研究到初步成果,到成果的对接市场的运作,显然必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的过程中,让市场更多地起到产业化的配置作用。政府在这方面要特别清醒地掌握好自己活动的范围,要让市场充分地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

    总体的相关改革任务我认为从企业的改革、政产学研改革互动过程中的改革,特别是科技人员怎么样在优化了的科技管理体制的环境下,从事自己创造性的科研工作,我们都必须树立一种明确的认识,必须破除僵化落后的传统体制到现在仍然还在起作用的这些弊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这几年不必否认,存在着非常明显的负面影响,我们要破除这些制约科技成果不良的制度机制,我们要努力的让大批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和聪明才智。在中国的实际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以开阔的胸怀,广泛地吸引有国际视野和高端才能的人才,和中国的现代化汇合在一起,做出共同的努力。我们自己本土人才培养从规模上来说,已经相当可观,大学毕业生里面所形成的工程师人才在全球早已首屈一指,关键是各个层次的人才更好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高端的领军人才破解钱学森之问之后脱颖而出。

    在特定的一些约束条件下,中国的现代化必须以新型举国体制攻关来解决某些卡脖子、关键技术的问题,但在更开阔的科技成果的创新和应用领域里面,我们也要有客观的态度,大量的可以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来对接的,继续用比较优势原理和全球交流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不断地优化和推进的。我们要在这样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过程中,以数字经济赋能,既造福于中国人民,也推动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打造,而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和平发展,和平崛起。这些看法借这个机会,和各位交流,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由品牌方授权数央网转载。2024年,数央网将陆续举办国际绿色零碳节、第十三届财经峰会、第五届国际科创节、第十四届公益节,合作垂询:010-56139250,或关注公众号:数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