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分享微信
7月16日-17日,CFS第十四届财经峰会暨2025新质生产力企业家大会在上海圆满落幕。峰会以主题演讲、高端对话、深度分享、致敬盛典、品牌展等形式汇聚和分享商业智慧,探寻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动力。
峰会期间,特别举办了CFS 2025致敬盛典活动,向各个领域的创变者、引领者致敬。CFS组委会邀请知名研究机构、咨询公司、专家学者、媒体领袖组成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审委员会成员通过的综合评估体系,进行可量化的数据比对,最终评选出获评名单。会上,德力西电气斩获“2025企业社会责任典范奖”,这也是企业第六次获得该奖项。
深耕公益:从“一老一小”到全员参与
德力西电气的社会责任实践始于2012年,多年来始终聚焦“一老一小 传统文化”的特色公益模式。从援建希望小学到敬老慰问,从龙舟队赞助到用电安全教育,企业的公益行动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截至2025年,德力西电气已累计援建23所希望小学,覆盖云南、新疆、西藏、青海等偏远地区。此外,通过“阿德进校园”“小小电气工程师”等项目,开展了257场安全教育活动,将用电知识普及到孩子们的生活中。
企业累计开展504次敬老慰问活动,不仅为老人送去生活物资,还发挥行业优势,为敬老院更换电气设备、排查安全隐患,用实际行动守护老人的用电安全。
此外,德力西电气赞助的跃龙龙舟队已参与76场全国性赛事,让这项传统运动焕发新生,展现了企业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2018年,德力西电气成立“芜湖德基金公益基金会”,将公益行动系统化、专业化。基金会不仅整合了企业内部资源,还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形成了“一人一次公益”的文化氛围。正如人力资源副总裁刘林焰在接受财经峰会采访中所言:“德基金的成立让公益从企业行为转化为员工自觉,每个人都是温暖的传递者。”
以人为本:员工是企业责任的根基
德力西电气深知,社会责任的核心是“人”,而员工则是实践责任的基石。企业通过“同关爱 共成长”的理念,构建了全方位员工关怀体系,激发员工的归属感与创造力。
针对外来务工员工,企业连续15年开展“小候鸟项目”,累计为5000名员工子女提供暑期团聚机会,解决了员工的后顾之忧。
2025年,企业设立“DE心晴驿站”,为员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同时,通过社团活动、节假日庆典等丰富员工生活,增强团队凝聚力。
企业还打造了进阶式培训体系和多元化薪酬激励制度,确保员工的付出被看见、被认可。刘林焰强调:“人在战略之前,只有员工幸福,企业才能持续发展。”
这种“有温度、高绩效”的文化,不仅提升了员工的满意度,更将社会责任理念深植于每位员工心中,形成了“公益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绿色未来:责任与创新双轨并行
德力西电气的社会责任不仅体现在公益行动中,更贯穿于企业的绿色发展战略。
企业旗下温州、芜湖、濮阳三大基地均获评工信部“绿色工厂”及“五星零碳工厂”,通过光伏覆盖、绿色能源使用等措施,大幅降低碳排放。德力西电气携手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转型,并出版《迈向净零——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践指南》,为行业提供可复用的转型方案。2024年成立的“新质生产力创新研究院”,聚焦绿色化、数字化与智能化融合,为企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刘林焰在峰会采访中还表示:“未来,德力西电气将继续以‘促碳中和、建绿色生态圈’为目标,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实至名归:责任是企业常青的密码
六度蝉联“企业社会责任典范奖”,德力西电气用行动证明:责任不是口号,而是长期坚守的初心。从公益到环保,从员工关怀到技术创新,企业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发展的每一步。
正如刘林焰所说:“企业的竞争力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对社会的价值回馈。”德力西电气以“共生共赢”为理念,将责任深植于企业文化,为行业树立了标杆,也为社会创造了持久价值。
未来,德力西电气将继续以“有温度”的文化为核,书写企社共荣的新篇章,让责任之光照亮更多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