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数智时代下的倍智AI人才模型:驾驭AI的智略力量

数央网 2025-03-10 10:22:10 数字经济

扫一扫分享微信

AI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引发了业界对AI人才争夺的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除了技术专家之外,普通从业人员也需具备一定的AI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这个新时代的要求。

 

倍智人才研究院认为,AI人才是那些能够理解和应用AI工具、思维和方法来优化决策、提升工作效率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各行业从业者。

 

然而,AI领域的技术复杂性和跨学科特性,使得传统的人才评估模型难以精准衡量其核心能力。在此背景下,倍智“AI智略人才模型”应运而生,系统定义了AI人才的关键能力框架,帮助个人及企业更好地明确能力方向。

 

一、 AI人才模型的推导

 

国内有研究者在2024年提出了高等教育场景下的AI素养框架。该框架从AI思维、AI知识、AI应用技能和AI态度四个维度,提出了16项具体的AI素养要求。我们通过上述的业务视角去重新审视AI素养框架,推导得出倍智“AI智略人才模型”。


图1:倍智“AI智略人才模型”推导过程

倍智1.jpg 

图2:倍智“AI智略人才模型”

倍智2.jpg 

 

二、 为什么称之为“AI智略人才”模型?


AI与人类的关系绝非简单的“取代”或“竞争”。倍智认为,该关系可以大致分为三种:初级替代、中级协作和高级驾驭。每种状态描述了AI技术使用的不同层面,也代表了人与AI在不同任务级别上的互动方式和角色分配。三种关系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随着场景转变或技术发展,进行切换或进一步演变。


倍智3.jpg 

 

01、替代(AI→人):


在替代层级中,AI主要扮演的角色是执行那些重复性高、技术含量低的任务。对于此类任务,AI通常专注于执行具体的操作,执行速度往往超过人类,且不会因疲劳或情绪波动影响输出质量,人类工作者得以释放精力去从事更有价值的工作。

 

核心胜任需求:

  • 数字安全意识 & AI伦理意识:具备基本的安全和伦理意识,确保AI的应用不会带来数据风险或道德问题,避免盲目依赖;

  • 自我迭代学习: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理解AI的能力边界,并寻找新的价值空间,而不是被动接受AI的替代;

  • AI变革适应:主动适应AI带来的变革,调整自己的技能和思维方式,灵活运用AI,让其成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工具,而非威胁。

 

02、协作(AI⇋人):

当应对中级任务时,人类与AI相互运用,互相补充对方的不足,促进效能倍增。AI可以辅助人类完成更复杂的任务,提供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而人类则提供创造性思维、情感智能和情境判断等AI难以复制的能力。

 

核心胜任需求:

  • 批判式思维:协同的前提是理性使用AI,具备识别AI输出的偏差和局限的判断力,避免被误导;

  • 大数据决策力:确保AI提供的信息可靠后,利用AI整合数据,提高决策质量;

  • AI+趋势洞察:不局限于当前任务层面的配合,借助AI的分析能力来洞察趋势,把握机会,共同探索未来;

  • AI深度协同:让AI深度融入决策和执行,形成互相补充、优势互补的高效工作模式。

 

03、驾驭(人→AI):


在高级任务层级,人类不仅与AI协作,更重要的是驾驭AI,将其作为战略工具,以更高层次的思维方式主导创新、决策和变革。AI不再只是执行具体任务或辅助分析,而是被纳入到人类的认知体系中,帮助人类拓展能力边界,解决前所未有的复杂问题。这一层级里,人类角色是AI的驾驭者、引导者和赋能者,充分利用AI的计算和学习能力,推动技术变革与社会进步。这种关系强调的是人类对AI的主导性,使其成为放大人类智慧和影响力的工具。

 

核心胜任需求:

  • 自主性创造:保持独立思考,构建创新性的工作框架,基于自身判断运用AI,不盲从AI;

  • 数智化协作:利用AI赋能跨部门、跨职能、跨AI与非AI领域的高效协作,让AI真正融入组织运作,形成组织合力;

  • AI+机会识别:主导AI,让AI成为发现新增长点、筛选商业价值的加速器,从“执行任务”升级到“锚定价值”;

  • AI落地转化:将AI驱动的洞察和创新落地,推动技术转型和商业变革,使AI成为战略级的赋能工具。

 

技术越是强大,越需要人类智慧的引导。AI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超越人类,而是帮助人类成为更好的自己!


以上内容由品牌方授权数央网转载。2025年,数央网将陆续举办国际绿色零碳节、财经峰会、中国消费创新大会、国际科创节、公益节,合作垂询:13126667876,或关注公众号:数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