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星资本于立峰:智能机器人产业规模巨大 目前处于盘整期

创客猫 2019-10-29 14:51:27 智能制造

扫一扫分享微信

一个新的技术尤其是智能机器人,最核心的是产品的应用场景要清晰化,只有应用场景清晰化才能有人为你的产品买单,这样才能实现盈利。

一个新的技术尤其是智能机器人,最核心的是产品的应用场景要清晰化,只有应用场景清晰化才能有人为你的产品买单,这样才能实现盈利。

创客猫注:本文来源于由亿欧公司、EqualOcean主办的“2019大湾区国际科创峰会(BATi)”上,源星资本管理合伙人于立峰发表的《智能机器人投资的道与术》主题演讲。

blob.png

于立峰指出,目前大家谈论的智能机器人包括三个要素:运动、感觉、思考。其中思考是智能机器人的核心,它要具有信息反馈、信息判断和自我执行的能力,这是智能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的最大区别。而目前80-90%的机器人还属于传统机器人的范围。智能机器人分为三类:传感型、交互型、自主型。

谈到智能机器人的投资之“道”,他表示,第一要看智能机器人发展的驱动力。他认为,技术创新是智能机器人尤其是人工智能发展最大的驱动力。第二,智能机器人在各个行业中都得到了相应的应用,这些应用倒过来对机器人的发展又提出了新的技术和市场需求,这个互动的过程也是智能机器人发展的促进因素。第三,未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应该是平台化、产品化、云端化、服务化。第四,智能机器人的产业规模巨大。

由于去年下半年开始,智能机器人的投资处于悬崖式下跌,市场上开始出现两种说法,一个是智能机器人的行业投资在萎缩,市场在缩小;另一个是红利消失后智能技术、智能机器人的行业存在一个沉默期。“我不认为智能机器人行业处在沉默周期,我也不认为它过去所有技术积淀的红利已经消失,我认为它处在盘整期。”于立峰说。

在说到智能机器人的投资之“术”时,他提到三点,第一,场景为导向,落地应用为先;第二,掌握新技术新产品激发的新市场;第三,2B先行。

以下为于立峰演讲实录:(经创客猫编辑,有所删减)

我想从投资人的角度探讨一下智能机器人投资的道与术的问题。

大家平时都在说智能机器人,实际上“智能机器人”这几个字是有特殊含义的。我从三个方面来讲,一讲“名”,什么是智能机器人,二讲“道”,三讲“术”。

“名”:什么是智能机器人?

大家都讲智能机器人,到底智能机器人有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在我看来,到现阶段为止,智能机器人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传统机器人与智能机器人的代际关系,现在是否已经全面进入了智能机器人的时代,这都是行业里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现在谈论的智能机器人包括三个要素:运动、感觉、思考。所谓感觉就是对外界信息的搜集和感知,这个功能是需要基本具备的。第二是它的运动/执行机构,要能够做各种各样的动作,进行各种各样的服务。第三是思考,这是智能机器人的核心,它要具有信息反馈、信息判断和自我执行的能力,这是智能机器人与传统机器人的最大区别。现在有很多机器人的公司,大家到底是做传统机器人做某个场景的应用还是确实在做智能机器人,我认为是要从这三个角度判断的。

智能机器人分为三个类型:传感型、交互型、自主型。我们看机器人公司大多数会看应用领域和应用场景,会说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从投资人的角度抽象来看就是传感型、交互型、自主型。

传感型就是传统的没有人工智能应变的,只是机械运动。交互型是有一定的人工智能模块,在很多的场景下还要进行人工干预的,有人机对话的功能,但是还没有完全走到自主型和智能化的时代。自主型的主要是有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和芯片,能够自主地完成各种动作,甚至还有一些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基本上不需要做人工干预就可以完成它的行为。

所以智能机器人的定义是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的。

机器人概念的提出,我认为有两个六十年的概念,第一个概念是1920年,捷克的作家在一本小说《机器人王国》里第一次提出机器人,这个词是捷克语“Robota(劳役、苦工)”提出来的,所以机器人这个词的提出就是要替代人类的劳役。

1954年到1959年工业可控机器人,从概念提出到第一个工业可控机器人提出大约经历了60年的发展。到现在为止2019年又进入了一个60年的发展,这60年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机器人到智能机器人的过渡。传统机器人主要还是在于可变程序化的机器人的概念,现在所说的智能机器人是需要感觉、运动和思考的能力。

现在机器人行业绝大多数场景的应用,我们总结的数据是,现在80-90%的机器人还属于传统机器人的范围,只不过现在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行业正在朝着新的智能机器人的方向发展。刚才也有人对2035年和2040年未来机器人的数量进行了预盼,那我们能不能展望未来60年,从1959年第一个工业机器人发展到现在,再展望未来60年,智能机器人能不能完全达到智能化的高度和数量。我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场景应用的领域和对人类替代的覆盖面会越来越广。

这是第一部分的“名”,我们谈的机器人多数还是处在传统机器人的范围内,未来要达到智能化到底会在什么阶段,我同意前面一个演讲者的观念,智能机器人不是未来,是现在进行式的是逐步发展的,未来60年智能机器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也有待于观察。

blob.png

智能机器人的投资之“道”

“道”与“术”是我们一直在谈的,道是在执行的层面上怎么执行。提到“道”的层面上大家说得很虚不可触摸,其实我理解的“道”就是方法论,就是个趋势,就是格局的判断。在这个格局判断的基础上才有“术”的概念。

所谓投资的“道”要从四个方面看。

第一要看智能机器人发展的驱动力是什么。我认为驱动力主要来自于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智能机器人尤其是人工智能发展最大的驱动力。

两个60年的发展过程当中,尤其是近一个60年的发展过程中,第一波浪潮起来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标志性事件就是深蓝机器人战胜了俄罗斯象棋大师,由此掀起了机器人发展的浪潮,真正蓬勃是从2011年开始到现在。机器人持续的发展,主要来自于相关应用技术和基础技术的蓬勃发展,来源于互联网、大数据、多模态传感技术,打破了技术与技术间的技术鸿沟,使得技术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场景应用。

所以第一个驱动力来自于过去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积淀,到上世纪90年代之后尤其是到2011年之后大的技术沉淀之后的大爆发,这是我们所看到的第一个趋势。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使得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的行业发展得到了大的促进,进入蓬勃发展期,包括多模态的传感技术、导航与定位、路径规划、智能控制等。

第二,智能机器人在各个行业中都得到了相应的应用,像工业、安防、物流、教育、家电、汽车、医疗,这些应用倒过来对机器人的发展又提出了新的技术和市场需求,这个互动的过程也是智能机器人发展的促进因素。

第三,智能机器人的未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和传感芯片技术的发展,我们认为未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应该是平台化、产品化、云端化、服务化。尤其是服务化,因为服务化的过程就是由数据来驱动,将来的机器人公司不一定是卖机器人的公司,但肯定是卖机器人服务的公司,这一点是需要大家认识的理念。当然首先你要达到一定的市场占有率,机器人公司是不是一定通过卖产品获取利益,他有可能是卖机器人的服务,像教育机器人只是卖教育的服务,卖自动化的课程。

还有云端化,随着运算数据的大量提高,计算的功能必须放在云端,才能使得机器人产品更加轻量化、便捷化,从而适应各种场景的需求。所以未来智能机器人也会走向云端化。

产品化,过去在应用技术和基础技术研究之上,智能机器人产品会有个具像表现,包括无人船、无人机等都属于智能机器人的具像产品。

再是通用化,很多技术会走向通用化的平台。

市场是决定任何一个商业模式、任何一个行业发展的基础。“道”的最后一点就是智能机器人的产业规模巨大。2019年全球和中国智能机器人的分配是294亿美金和86.8亿美金,2014-2019年是以20%的速度在发展。也有一种讲法,去年下半年开始智能机器人的行业、投资行业都处于悬崖式下跌,有两个观点,第一种是说智能机器人的行业投资在萎缩,市场在缩小;还有一种观点说由于过去一百多年跟机器人相关技术的积累爆发到一定阶段之后红利消失了,所以智能技术、智能机器人的行业存在一个沉默期。看最近这半年多来在人工智能尤其是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投资案例,确实处在断崖式下跌阶段,很多智能机器人的公司拿不到投资。

我的判断是,由于前面四个因素的分析,我不认为智能机器人行业处在沉默周期,我也不认为它过去所有技术积淀的红利已经消失,我认为它处在盘整期。核心在于在投资和创业中存在寻找新商业模式的问题,存在估值调整的问题。因为在前二十年大的爆发当中,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投资人都对市场存在高度的热情,所以大多数的公司并没有盈利,现有的商业模式并不能支撑公司本身的长期发展。

我的结论是智能机器人行业由于四个因素的存在,它的格局和趋势从未来60年来看的话,它仍然是个朝阳和新兴行业,不要被现阶段的投资、发展当中的瓶颈期、沉默期就阻碍我们在这个领域中的发展,因为它是个大的趋势。这个行业的市场规模是巨大的,产业规模、商业模式重构都需要有个盘整期,产业链也在逐步得到完善。

blob.png

智能机器人的投资之“术”

“术”就是投资的方法、理念。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我对智能机器人领域中投资的认识。

智能机器人的投资现状。虽然这半年多以来智能机器人的投资,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估值都大规模下挫,但是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智能机器人这个子行业都是投资不均衡的,服务机器人占了89%,医疗、教育、仓储这些领域占的比例偏小,商业场景应用也不完善,也没有全覆盖。

所以,智能机器人行业的投资分布不均衡,包括人工智能行业当中的一些技术投资,都处在极其不规律、不均匀的状态中,但是智能机器人行业的投资空间巨大,覆盖面也很广。所以智能机器人的投资现状并没有满足现在创业的需求,还有很多的市场需求。

第一是场景为导向,落地应用为先。第二是掌握新技术新产品激发的新市场,第三个是2B先行。

场景导向,落地应用是现阶段投资人最关心的。过去二十年当中,尤其是2011年整个行业蓬勃发展以后,在这个行业中沉淀了大量的资金,大多数的资金都投到了一些应用技术的研发当中。这个时候无论是创业公司还是投资人,都在寻找一个商业模式,都在寻找一个盈利的方式。这一两年当中,投资人处在盘整期,因为他在观察,主要是在商业模式上和落地的场景上。

未来智能机器人领域的投资第一个就是场景导向,落地应用为先,需要消化过去这几十年来技术发展的红利,让他转化为经济效益,让公司转化为有能力盈利的商业模式的一种产品,让投资人能够获得收益,使得这个行业的创业与投资可持续。

所以单纯以某一个技术为导向的创业要当心,并不会引起投资人太大的关注,除非你有革命性的突破。

第二,新技术和新产品激发新的市场,现在可以看到有很多落地的产品,实际上就是由于新技术、新产品把市场激发出来的。典型的就是无人机市场,当没有无人机时就要租飞机,当有无人机时就可以满足人们在空中俯瞰大地的需求,满足拍摄、安防等需求,这些是由于无人机产品的出现,使得市场有了发展空间,由于市场的激发又对技术和产品提出了新的满足市场的要求。它们之间是个互相驱动的过程,未来这个过程在很多领域都是存在的。像深之蓝公司也有这样的问题,水下机器人也有个很大的水下应用市场,但是没有产品,我们需要用新的技术发展出新的水下机器人产品来拓展水下机器人市场,中间有个相互驱动的过程。

所以我们特别看好由于新技术带来的新产品,由于新产品激发出来的潜在市场,这是我们所说的技术、产品市场红利,这是我们比较关注的。

最后一点投资理念是2B先行,现在有很多机器人公司都在做服务机器人、餐饮机器人、教育机器人等,我认为这有很大的市场,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在中国市场中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2B先行是我比较看好的,因为机器换人是智能制造的关键环节,目前产品比较明确,产品成熟度也比较高,因为第一台机器人就是搬运机器人。这个行业中确实可以通过提升效率改变资本结构,能够使得国内对于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有比较迫切的需求,而且应用场景是非常明确的。

一个新的技术尤其是智能机器人,最核心的是产品的应用场景要清晰化,只有应用场景清晰化才能有人为你的产品买单,这样才能实现盈利。所以要2B优先,在这个领域中有四个领域,技术改造和创新,要自动化、新技术、智能化,淘汰落后的产能,传统产业要进行转型,确实这个行业的需求和应用场景是非常清晰的。

(以上为创客猫现场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以上内容由品牌方授权数央网转载。2024年,数央网将陆续举办国际绿色零碳节、第十三届财经峰会、第五届国际科创节、第十四届公益节,合作垂询:010-56139250,或关注公众号:数央网。